【敦煌风】继续奔跑 书写时代
今天,是第二十六个记者节。虽是周末,但“主角”们依然在路上——或奔跑在新闻采访一线,或伏案疾书、撰写稿件、做新闻策划。“奔跑”,仿佛是刻进职业基因的姿态,我们始终与时间竞速,与时代共振,永不停歇,忙碌在案头文字间,奔跑在新闻一线上。
今天,是第二十六个记者节。虽是周末,但“主角”们依然在路上——或奔跑在新闻采访一线,或伏案疾书、撰写稿件、做新闻策划。“奔跑”,仿佛是刻进职业基因的姿态,我们始终与时间竞速,与时代共振,永不停歇,忙碌在案头文字间,奔跑在新闻一线上。
报道说:11月7日,记者在滦南县国土局采访时,发现该局一楼大厅显眼处布置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里,暗藏“玄机”、出尽“洋相”。只见金框镶边、颇显庄重的专栏里,稀稀落落地张贴着七八篇心得体会文章。记者随手翻看了其中一位名叫张志冬撰写的心得体会,发现文章的抬头
从警28载,深耕宣传15年,相机与摄像机是我最亲密的“战友”。穿街走巷抓拍执勤身影,熬夜剪辑定格为民瞬间,用镜头记录人民警察的坚守与担当,以画面传递警营的热血与温情。磨破的摄影包、满存素材的硬盘、精准的构图视角,都是我随警作战的“制胜法宝”。无需豪言壮语,只愿
行走中感悟初心,坚守中书写担当。活动中,离石融媒的新闻工作者们先后走进信义镇严村、永红村、大东沟森林旅游度假区,以“边走边看、边学边悟、边访边交流”的沉浸式体验,在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中捕捉灵感,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汲取力量。
在信息奔流的时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踏晨曦而出,逐星光而归,用文字记录时代脉搏,用镜头定格人间冷暖,用话筒传递百姓心声。11月8日,我们迎来第26个中国记者节,向每一位坚守在新闻一线的记录者、观察者与传播者,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短视频《“霸总”返乡记》巧用网剧叙事风格,融合了质朴画风与幽默文风,生动讲述张家楼街道青年的创业故事,在市委宣传部7月份“青岛故事”新媒体产品生产传播评选中获一等奖
文风如镜,映照时代。一年来,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战在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民生服务的最前沿,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
11月7日上午,丰润区融媒体中心暖流涌动,广大新闻工作者齐聚一堂,以“讲述丰润融媒故事 我与丰润融媒共成长”为主题,举行第26个中国记者节庆祝活动。通过饱含深情的主题演讲和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共同致敬新闻记者,畅叙融合发展。
行老退下来后,写了他曾经参与、见证和采写过的邯郸人物,或发生在邯郸的一些重大事件,结集出版《邯郸拾遗》一书。行老处事谨慎,治学严谨,这部著作材料翔实,很有史料价值,人们评价很高,评论很多。
2025年11月8日,第26个中国记者节的荣光洒满京城。《大地旗帜》特刊启动会暨旗帜少年、旗帜小记者邮票发行仪式、暨旗帜小记者10周年盛典启动会,在国际安全防卫学院如期举办,拉开序幕,新闻行业资深媒体人、记者前辈、企业家代表、重要的嘉宾领导、旗帜小记者家长朋友
目前,距离第26个中国记者节还有十余天,在这个特殊节日即将来临之际,鲁甸县水磨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海燕分享了她的宣传工作感悟,并向记者朋友们送上节日祝福与诚挚敬意。
这个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力创办集体企业、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河北省第一批建成的小康村之一,村民住上了煤气、暖气和水、电配套齐全的单元住宅楼。1995年6月省委命名东
现在起,先去京东、天猫、抖音、胖东来随便看、随便比,记好价格、截好图!
为弘扬盐城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快乐读书的氛围,拓宽视野,丰富书友业余文化生活。由盐城市社科联、盐城师范学院教科院指导,盐都区文旅局主办,盐都区图书馆、盐南高新区新都街道裕新社区承办的中国记者节主题系列读书活动,11月2日(星期日)下午3点,将
我1984年到河北电台当记者,贺主任在通采部。贺主任资格很老,文字水平很高,编稿很认真。通采部对记者业务抓得很紧,记者每两个月评一次“双月好稿”,个人推荐,专家评审。评完了,贺主任给每一篇稿写一个点评。评稿是为了提高,看贺主任的精准点评,是一种难得的学习,难得
文章无定式,写稿无套路。写稿是创造性劳动,要把稿写出新意,就得学习,就得读书,就得思考,既要观察微观,还得研究大局,思想要活跃,脑子不能闲。写得多了,读书多了,思考多了,一个人就进步快了。在我做新闻工作这数十年间,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爬格子”的从基层一步步走来,
今天,有幸在记者节到来的时候,在邯郸见到了“八路军母亲”李才青的孙子郭乃所,他追忆了奶奶和父亲给他讲的,在1942年日寇扫荡中新华社记者壮烈牺牲的一些片段。
在河北台驻站记者中,我与赵金海是接触最多的一个。赵金海的人品就如作品一样朴实。他勤奋、好学、扎实、认真、肯干,从这部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想象融入了赵金海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设立职业性的节日有必要吗?比如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等。如果有必要,是不是应该再设立一个公务员节,科技工作者节,农民节,工人节,消防员节,律师节,演员节,快递员节,保洁员节等等?每个职业上平等的,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不存在哪个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我一口气读完了赵金海写的《记者是什么》书稿,印象太深了。全书文稿朴实、厚重、耐看,短而精巧,言之有物,意味深长,很有嚼头……